主題
易經蔔卦程式之機率探討
說明
易經發展至今有很多種蔔卦方法,只要你蔔卦方法的機率夠平均,就能製作出一個蔔卦程式。但在傳統蔔卦方法中,有很多從使用者蒐集資訊的手法。作為一個現代的蔔卦程式,若只是從單純的隨機來做為蔔卦結果,難免無法讓使用者信任。所以我希望能設計出一個與使用者有點互動的小程式,作為蒐集使用者資訊的方法。
概念
在研究算卦手法後,我們優先選擇數字卦,比起大衍之數或是金錢卦等手法,只需解釋一爻辭即可。並且大衍之數本身有偏差,即使成卦後還要考慮爻變問題。為了使數字卦與大衍之數容易比較機率,我們只探求大衍之數一爻變作為機率探討。
蔔卦手法 | 生成卦數 | 隨機個數 | 隨機種類 | 95%分佈區間 |
數字卦 | 1 | 3 |
下卦(8, 1) *1 上掛(8, 1) *1 爻(6, 1) *1 |
每一組合:0.2604%±0.0001% 每一卦象:1.5625%±0% 每一爻辭 :16.66%±0.006% |
大衍之數 金錢卦 |
2 | 6 | 象限(4, 1) *6 |
每一組合:0.2604%±0.3878% 每一卦象:1.5625%±2.2291% 每一爻辭:16.66%±0.5307% |
在設計一個蔔卦程式時,我們會需要以下三個部分:
-
亂數隨機產生源
-
卦象合成公式
-
爻辭資料
爻辭資料在很多網站都有紀錄,但在解卦者的出發點通常很難與問事者完美謀和。所以本專題在這部分沒有太多著墨,不過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故事的寓意效果會比解釋經文的效果強烈。所以解掛部分我會安插在共筆內做嘗試,本專題則主力於蔔卦程式結構部分。
設計步驟
作為互動部分,圖形化介面顯然比文字介面容易互動,所以我優先選用網頁做為媒介。不過在蒐集資料的部分我會選擇Canvas呈現,雖然在介面繪製上比文字要多下工夫,但互動效果會比文字介面彈性不少。
取用使用者資料的方法為「在螢幕上隨機點擊三個點」,這樣我們就可以取得以下參數:
-
螢幕的長寬比
-
三個點的位置
-
使用者點擊三個點的時間點
本專題僅使用第二種作為蔔卦的資料來源,並補上瀏覽器內建的隨機函數作為隨機分佈因子。
蔔卦結果呈現的部分,我們忠於常見的蔔卦程式。先以上下卦圖示繪製後,再用紅色部分標記爻變,爻辭則補在下方。並顯示匯出結果與重新蔔卦兩個按鈕。
機率數據
根據statcounter數據中,抽出前幾名解析度作為點擊範圍參考(約75.8%)。以下圖表列出前幾名的螢幕尺寸分佈狀況。
在小螢幕上,任意三點的分佈可能會變相增加大螢幕在左上角的點分配數量。做為蔔卦的影響就是機率問題,所以我們要觀察在這樣的情形下,是否會造成卦象分佈的不平均。
我們對每一種尺寸的螢幕進行模擬,在統計每一個卦象分佈後得到以下結果。
平均值 |
95%分佈區間 |
|
每一組合 |
0.26% |
0.2532% ~ 0.2668% |
每一卦象 |
1.56% |
1.5506% ~ 1.5594% |
每一爻辭 |
16.67% |
16.4680% ~ 17.0040% |
留言列表